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践

在现如今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烟草行业突破发展瓶颈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。烟草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,既承载着保障产业链稳定的基础功能,又面临着绿色转型与技术升级的时代要求。推动两大创新深度融合,需构建“技术突破—成果转化—产业升级—生态优化”的闭环体系,将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。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的2025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行动方案明确提出,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,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为行业创新融合指明了方向 。

一、锚定产业需求: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机制

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首要前提是打破“科技与产业两张皮”的壁垒,实现创新链对产业链的精准赋能。烟草行业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双向发力,建立起需求导向的创新立项与攻关机制,让科技研发始终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展开。

在顶层规划层面,行业坚持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”的原则,形成“发展出题、创新答题、实践检验”的融通模式。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科技成果“清单式”管理,编制发布行业高质量科技成果清单,推进科技成果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,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领域纵深渗透 。这种清单化管理模式既梳理了产业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,也明确了科技研发的重点方向,避免了科研资源的低效配置。河南中烟作为行业标杆企业,聚焦关键生产流程、发展瓶颈及痛点堵点,构建“机制先行+科技供给+产品赋能”创新模式,确保科技成果源自生产实践并服务于生产实践 。

在基层实践层面,企业通过多元化机制打通需求传递通道。河南中烟强化科技创新组织运作,鼓励卷烟厂承担更多技术攻关任务,通过摸底各单位科技创新现状找准切入点,挖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攻关方向 。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通过落实稳质降耗、设备提质增效等专项工作,精准查找生产流程中可改进环节,运用多元创新工具推动成果快速落地 。这种“自上而下规划+自下而上攻关”的双向互动机制,使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形成同频共振,为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二、强化载体建设:搭建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的桥梁

载体建设是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实力的关键枢纽。烟草行业通过培育创新主体、建设中试基地、搭建数字化平台等举措,构建起多层次、全覆盖的成果转化体系,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。

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是载体建设的核心。行业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群体,在源头上为成果转化提供支撑 。河南中烟构建“科技委战略咨询、技术中心全面牵总、科协服务协调、各卷烟厂大众创新”的高效组织体系,强化技术中心引领作用的同时,激发一线创新活力 。上海烟草机械公司、常德烟草机械公司等装备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与工艺创新,分别实现脉动生产线优化、机器人焊接等技术突破,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力量。这种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,使科技研发更贴近产业实际,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。

中试与示范基地建设为成果熟化提供了关键支撑。行业深化建设一批科技成果应用中试(示范)基地,打造可示范、可体验、可推广的科技成果应用场景,加快成果中试熟化和转化应用 。这些基地既承担技术验证功能,又为产业应用提供标准参照,有效降低了成果产业化的风险。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“智行空间”QC小组研发的《成型机甘油过滤装置》,在中试阶段不断优化后获得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,彰显了中试环节的重要价值。

数字化平台为融合发展注入技术动能。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动科技成果导航平台全面应用,通过及时获取高质量成果信息开展有组织的转化应用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。河南中烟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导航服务机制,打破各卷烟厂信息壁垒,实现先进成果共享共用,减少同质化科研 。在生产端,5G智能卷烟工厂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集成多技术于一体,实现生产全过程实时监控、数据分析和优化管理,湖南中烟零陵卷烟厂借助AI平台实现设备自我学习诊断,提升包装质量。这些数字化载体加速了技术扩散与产业应用,成为融合发展的“加速器”。

三、聚焦关键领域: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协同

围绕产业全链条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,是推动创新融合的核心路径。烟草行业聚焦智能制造、绿色生产、新型业态等重点领域,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形态、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。

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重塑了生产体系。行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培育形成一批智能化生产场景。天津卷烟厂增加智能加水控制系统,稳定烟丝水分;楚雄卷烟厂设计自动清洁系统,解决积胶难题;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推进数字化机台建设,精准诊断设备隐患。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更推动生产模式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转型。在装备制造领域,秦皇岛烟草机械公司推出“浩瀚”系列智能化辅联产品,提升物料输送稳定性,为卷烟工业智能化提供了装备支撑。

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生态转型。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构建绿色生产体系,通过优化节能设备、应用污水处理技术、引入生态水系等措施,实现废水循环利用,借助智能化系统精准管控能源。毕节烟区以“标准化、绿色化、定制化、机械化”四维驱动,形成人机协同、数智赋能、绿色低碳的现代生产体系,相关成果获全国重点推介。绿色技术与产业实践的融合,既响应了“双碳”目标要求,又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。

新型业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新增长点。北京中烟创新自主研发的“烟草专卖执法案卷评查系统”,融合多模态信息处理与动态知识建模技术,破解案卷质量管控难题,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典型案例 。该系统通过动态规则引擎、多模态分析中枢、智能决策模型的三维架构,实现执法监督从事后纠偏向过程控制的转型,行政复议发生率显著下降 。在产品创新领域,尼古丁袋等新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,2024年12月出口金额较前期增长超500%,彰显了技术创新对产业业态的拓展作用。

四、优化生态体系:完善创新融合的保障机制

良好的生态体系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融合的根本保障。烟草行业通过政策激励、协同协作、人才培育等机制建设,构建起要素集聚、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,为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。

政策保障体系为融合发展保驾护航。国家烟草专卖局完善政策保障,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,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考核力度,落实激励相关要求,优化政策供给 。河南中烟深化科技创新绩效评估机制,依照“技术创新”“管理创新”“人才育成”“成果推广”进行分类评估,规范立项流程并跟踪研究进度 。同时,行业通过开展科学技术奖励评审、优秀课题评选等活动,激发一线员工创新热情,形成全员创新氛围 。这些政策举措从制度层面破除了融合障碍,形成了“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、重视转化”的政策导向。

协同协作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整合。行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通过联合攻关、成果共享等方式,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。河南中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,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化、规模化应用上取得突破 。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行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,总结交流转化经验,开展成果发布与交流活动,营造良好转化氛围 。这种协同机制既发挥了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,又依托企业的产业转化能力,实现了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。

人才培育体系为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。行业通过技能竞赛、创新培训、工作室建设等多种方式,培育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。河南中烟各卷烟厂依托信息化平台,定期举办“云课堂”创新培训、维修案例分享和技能竞赛,评选创新“星级”人才,激励技术人才争先创优 。北京中烟创新通过系统应用构建执法人员能力画像体系,智能推送定制化微课程,形成“问题诊断-靶向培训-行为矫正”的能力进化闭环 。从一线技术工人到高端科研人才的全方位培育,为创新融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。

结语:以融合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

烟草行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表明,只有坚持需求导向、强化载体建设、聚焦关键领域、优化生态体系,才能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同频共振。从国家局的顶层设计到企业的基层实践,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到绿色技术的应用,行业已构建起多层次、全链条的融合发展体系。河南中烟的成果转化实践、北京中烟创新的AI技术应用、各地卷烟厂的智能化升级,共同勾勒出行业创新融合的生动图景。

当前,面对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任务,烟草行业需进一步深化创新融合:在技术层面,持续聚焦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、新型产品等领域突破;在机制层面,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与协同机制;在生态层面,构建更开放的产学研用合作网络。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烟草行业不仅能提升核心竞争力,更能培育新质生产力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,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云合香烟分享 » 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践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